梅州梅江区无微不至办好实事

治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bdfrczy/

  南方日报特38版

  原标题:

  梅州梅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无“微”不至办好实事

  居住环境更舒适了,办事效率更高了,用水不愁了,就业有着落了……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梅州市梅江区蓬勃开展,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陆续得到解决。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民生改善是其中重要的考题。

  如何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梅江区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通过落细落实一件件民生实事、“微民生”实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变化和实效,用行动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年,梅州市梅江区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将城区河堤人行道提升打造为长度8.5公里的塑胶跑道,将其变成市民群众的户外“健身房”和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王成辉摄

  涓涓清水润万家

  “以前吃水看天、靠挑,现在不一样了,一打开水龙头就有安全、放心的水,再也不愁在干旱季节喝不上水。”去年8月,随着供水“最后一公里”顺利打通,干净的自来水流入西阳镇双黄村、申渡村每一户村民家中,两村户约位村民从此告别“用水难”,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喝上水、喝好水,是农村群众真切的期盼。今年以来,梅江区继续将解决农村集中供水问题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高度重视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原则,梅江区对有条件的自然村采取升级改造、管网延伸、供水入户等方式实行集中连片供水。对不具备扩网条件的自然村,因地制宜实施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改造供水管网,提升自然村供水保障能力。

  今年3月,城北镇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开工建设,采用以干才水库为主水源、新建规模化水厂扩网为主、群益村单村供水工程为辅助的方式解决饮水问题。

  截至今年8月,城北镇已完成户人的供水到户任务。以往打井取水、自建水塔取水的群众逐渐减少,村民们喝上了自来水,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西阳镇、长沙镇因未通集中供水的自然村分布较为分散,地形地势差异较大,将采取新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方式解决饮水问题。目前,西阳镇、长沙镇集中供水工程正在全力推进,确保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目标。”梅江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要实现“面的覆盖”,也要迈向“质的提升”。

  位于梅江区金山街道的周溪河畔风景旖旎,难以想象此前这条河流是长满浮萍、堆满淤泥的黑臭水体。从污水横流到水清岸绿,周溪河污染治理工程是梅江区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梅江区抓实抓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方面工作,助力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为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设,使所截生活污水尽可能纳入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在黄塘河、周溪河分别建设水质净化厂。

  “项目建成运行后,可将污水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水质,这对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周溪河水质净化厂负责人表示。

  美好生活改出来

  “小区改造暖心房,金龙花园住户齐声来赞扬……”位于梅江区三角镇的金龙花园小区里,群众唱起了欢快的山歌。路整洁、车停正、人欢笑,过去“脏乱差”的金龙花园如今已是旧貌换新颜。

  年前,这个曾经的“三不管”小区空地杂草丛生、绿地被私自开垦种菜、车辆乱停乱放、高楼层供水不足等问题突出,环境“脏乱差”,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年3月,金龙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更换路灯、铺设柏油路、规划停车位、线缆“下地”……在社区指导下,小区设立了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引导党员和居民积极参与自治,重新打造出一个有温度的幸福家园。

  金龙花园居民在小区里锻炼。何森垚摄

  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当务之急。

  近两年来,梅江区纳入改造项目的老旧小区共21个,涉及栋户,其中新中苑小区、梅南大院小区、勤力苑小区、金苑小区C区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面完工。年,梅江区再开工改造7个小区,惠及户居民。

  改造带来的美好生活,在城里乡间同步上演着。

  梅江区客都大桥下的外滩公园里,传来一阵阵欢笑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而今,这里已是三角镇周边村民每天打球、下棋和跳舞的休闲之所。

  三角镇三龙村党委副书记陈东告诉记者,镇、村两级党委政府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将桥下这片约2万平方米的荒地打造成了配备停车场、休闲文化广场、休闲碧道、篮球场、乒乓球场的公园,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我们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多次召集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召开会议,让村民参与到公园的建设中来。”陈东说,如此一来,还调动了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一个个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五小园”,重新凝聚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前黑灯瞎火,现在灯火璀璨,以前空地杂乱,现在‘一步一景’,让我们留住了记忆、留住了乡愁。”村民叶阿姨说。

  今年以来,梅江区结合工作实际和群众的需求,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推动“五小园”建设。以三角镇为例,该镇综合利用辖区内的高速桥下闲置空间,规划建设5个桥下公园,为群众“变”出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休闲区域。

  如今,行走在梅江区宽敞洁净的乡道村巷、高速桥底,映入眼帘的是点缀其间的停车场、便民休闲公园,这不仅成为梅江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让细处的“小美”更好成就城市的“大美”。

  好学校在“家门口”

  今年9月1日,秋季学期首日,梅州元城小学向莘莘学子敞开“怀抱”,正式迎来了第一批师生。

  元城小学、幼儿园项目位于梅城秀兰大桥北侧,学校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远观学校门楼和教学楼屋顶,既像客家传统建筑的山墙又似翻开的课本,颇具客家风格和书香气息。

  元城小学从筹划到建成,仅用三年时间,比计划时间提前一年建成投入使用,提供个小学学位、个幼儿园学位,及时缓解了江南片区学位不足的问题,改善提升了周边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梅江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将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位置。年底,面对城市扩容提质带来的学位“刚需”,面对周边百姓期待优质教育资源的情景,梅江区委、区政府决定拿出“黄金地块”兴建元城小学,坚定表明振兴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五年,全区新(改、扩)建各类学校24所,新增学位个,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图为今秋开学的梅州元城小学。何苑妮摄

  “十三五”期间,梅江区委、区政府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每年安排六成以上财政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累计投入13.26亿元按下学校建设的“快进键”,区特殊教育学校、风眠小学、市实验小学、梅州中学芹洋校区以及龙丰、吉祥、上坪、站前、元城等一批幼儿园“拔地而起”。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梅江区把高效整合全区教育资源、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引进客都小学、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等一批优质民办学校,有序推进金山小学迁建、会文小学扩建等工程,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

  以位于城北镇的会文小学为例,该小学扩建项目主体建筑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装修收尾、管线安装、园林绿化以及机电安装等工作,计划明年秋季进行招生。

  “工程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全面完工,计划明年秋季进行招生,建成后将为周边群众提供个优质学位。”梅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办事体悟

  梅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文顺:扎实办好“微实事”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梅江区边学边干,学思践悟,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不懈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近日,梅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文顺分享了梅江区相关经验做法。

  问:今年以来,梅江区在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答:一是打造全覆盖学习平台。搭建覆盖全区60个区属单位、7个镇(街)、个行政村的党史网格化宣传学习系统,形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连镇连村连万家”的强大合力。

  二是编写辅导教材,创作文艺精品。组织编写具有梅江区特色的红色系列丛书《红色梅江印记》《广东中央苏区梅江革命简史》《红色明山嶂》等,创作推出一批党史题材文艺作品,生动讲述梅江红色故事。

  三是创新学习形式,有针对性展开学习教育。利用街道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红色老屋、红色广场等阵地以及党员   同时,梅江区发挥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的优势,推进“一城两翼”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将红色基因活化为可视、可听、可读的红色文化教育亮点基地,通过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凝聚推动梅江苏区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

  问:如何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答:做好民生实事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今年,梅江区继续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民生事业稳步发展,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民生实事和“微民生”实事,拿出实招硬招,推动建成一批民生实事品牌项目。

  如开展“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改善城市面貌;开展“五小园”小生态板块建设,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打造以外滩公园为代表的处“五小园”,将城市中的闲地、荒地改造为广场、碧道、球场,形成“城市大客厅”等,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功能,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履职清单

  ●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梅江新增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其中公办幼儿园学位个。

  ●深入实施三项工程

  培训“粤菜(客家菜)师傅”名,带动人次以上实现就业创业;完成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0人次以上;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人次以上。

  ●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筛查

  为名以上孕妇免费提供产前筛查,为名以上新生儿免费提供筛查。

  ●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

  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元、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集中供养孤儿提高到元,分散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高到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元、元。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开工改造7个小区,惠及户居民。

  ●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加快推进城北镇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新增保障农村集中供水人。新增8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全面推动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改造

  巩固44.4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成果,对全区3座公路桥梁进行改造。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

  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5批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实施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放心消费工程,全年完成农产品快检不少于6.3万批次。

  ●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推广实施森林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区内种植的岭南水果品种%纳入,生态公益林参保率达%,商品林参保率逐步提高。

  南方日报

  何苑妮梁时禹

  杜锦章钟戈

  何苑妮;梁时禹;何森垚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