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天堑变通途心怀家国谋振兴人民资讯
仲夏六月,步入梅江区金山街道月梅村莲塘片,池塘中荷花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这里是李国豪故居陇西堂的所在之处。
李国豪,是中国桥梁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说起李国豪,人们就会联想起桥梁,就像说起华罗庚,人们就会联想起数学一样。”外界对他的评价如是。
90多年前,16岁的李国豪离开梅州,远走求学,从此他的一生便和桥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德国求学期间,他研究出“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震动桥梁工程界。归国后,他先后参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东莞虎门大桥、汕头海湾大桥等设计建造工作,推动中国的桥梁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先辈远行,土木安在。年,梅江区启动其故居及周边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
重回陇西堂,昔日破旧的故居已修葺一新,李国豪的卓越功勋和高尚品格可从一物一景、一砖一瓦中窥见一斑;新建成的李国豪院士事迹陈列室即将对外开放,向来人讲述一代桥梁大师的家国情怀……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通讯员朱永腾欧阳佳本版摄影(除署名外):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钟情桥梁
青年时期展现天赋被誉为“悬索桥李”
整洁蜿蜒的柏油村道,通向李氏祖祠陇西堂。这是一座两堂四横的围龙屋,廊上斗拱描红画绿,上有喜鹊登梅、松鹤延年等图案;香案背后的照壁虽然简朴,但其上密密匝匝的交格窗花足见精心与细致。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由于久无人居,李国豪故居有一段时间相当破旧。陇西堂一旁,挂有“莲塘村道12-1”号门牌的老屋便是李国豪的出生之处。年4月13日,李国豪在这里呱呱落地。
记者了解到,李国豪的父亲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去印度尼西亚经营杂货小生意,母亲则是一位勤劳俭朴的农家妇女,李国豪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
5岁在村里上小学时,李国豪开始利用课余帮助母亲做些家务和农活。因为天资聪慧,13岁时,插班读初二;16岁时,未读完高中,李国豪只身前往上海,考入当时以医科和工科著名的国立同济大学,并开始了与同济大学的漫长“缘分”。
毕业前夕,他曾到杭州的钱塘江桥工地上进行实习。这段实习经历让他对桥梁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对他未来人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学毕业后,李国豪凭借每门课全优的成绩顺利获得学士学位。后来,学校举荐李国豪去德国深造,在国外留学期间,他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展现出不可多得的才华。其研究所得“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震动桥梁工程界。这名中国青年在年仅26岁时便获得了“悬索桥李”美誉,国外的导师对他赞赏不已。
李国豪始终怀有一颗报国之心,下定决心要为中国的桥梁事业作出贡献。
年夏,李国豪偕同妻子回国。此后,中国所建造的各式著名桥梁几乎都与他有关,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口交通通道、上海南浦大桥、琼州海峡交通通道、南京长江大桥……在他的努力之下,中国的桥梁事业不断发展。
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李国豪还推算出了武汉长江大桥以及南京长江大桥晃动的原因,并创立了一门桥梁抗风抗震的学科。这一贡献遍布结构振动领域的抗爆炸、抗风、抗震、抗车辆冲击等诸多方面。
世界著名土木工程学专家、桥梁结构力学专家、“国际工程功绩奖”获得者、首批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一生荣誉无数的李国豪,始终心系国家和家乡的发展。
早年离开梅州后,李国豪一直牵挂着家乡和远在家乡的亲人。李国豪的侄子李勇争告诉记者,年,李国豪第一次回到家乡,看望了在家乡的亲人。也是在这一次回到家乡时,得知梅州要建设东山大桥,李国豪到工地视察,了解工程情况后,对桥梁结构的设计方案提出修改建议。
之后,东山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刘叨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同济大学,请该校技术人员对原桥上部结构及桥面设计进行修改。设计图修改后,上部结构及桥面造价由万元减少为万元左右,节省了一大笔建设资金。
年12月1日,横跨梅江两岸的东山大桥正式通车,成为梅县地区改革开放后建成的首座跨梅江大桥。
重视教育
设“李国豪教育基金”为家乡教育出谋献策
李国豪故居建设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李勇争一家六口人如今仍在此居住。
“我三岁时父母就走了,我和姐姐读书的费用,还有奶奶的生活费,是伯父在上海打3份工挣回来的。”李勇争说,虽然相隔甚远,但每月都能收到素未谋面的伯父李国豪按时寄来的20元。因为伯父的工作忙,家里人每年和他平均保持一封书信来往。
年,26岁的李勇争第一次见到回乡的伯父李国豪。一家人围坐一桌,李国豪除了关心大家的生活情况,强调最多的就是家族成员的教育问题。“他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学有所成后报效国家。”李勇争说。
“伯父了解到我以前条件比较困难,所以我孩子们的教育费用一直由他负担。”李勇争告诉记者,同时伯父也常常强调,读书没有钱,他负责到底,但好的生活一定要靠自己独立争取,绝不能依赖他人。
李国豪一直将教育作为全家人的头等大事,同时也十分关心家乡梅州的教育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他受聘为嘉应学院名誉会长,为嘉应学院的建设出谋划策。他希望嘉应学院既是大学又是研究院,成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中心,并发展成为具有文、法、理、工、农、医等专业和研究所室的万人大学,为梅县地区、广东省和国家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多作贡献。
在嘉应学院参加“李国豪教育基金”设立仪式时,时年83岁的李国豪眼含热泪:“我已取得一些工作上的成就,这使我感到,我该为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些许微薄的贡献,有助于家乡的进步。”
李国豪共5次回到家乡,每一次回来,无论大小活动,特别是嘉应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他都会积极参与。年,他捐赠50万元设立“李国豪教育基金”,奖励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学子。
由李国豪牵头在上海成立的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让在沪的梅州人有了一起交友、学习的地方。在联谊会上,李国豪时常勉励大家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远离家乡在上海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如果有能力就多为家乡作贡献。
在同济大学任教期间,只要是在课堂、实验室里工作,李国豪都非常认真、严肃。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回忆,第一次见到风度翩翩,穿着西装领带、戴茶镜、提皮包的老师时,就感到这位只有38岁、正值壮年的工学院院长“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和令人尊重的气质”。
李国豪任校长期间,主持制定了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提出“两个转变”办学方针,恢复德语教学及与德国联系紧密的传统,恢复同济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定位。
在外界看来,李国豪无疑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近70年教书育人生涯中,他呕心沥血,诲人不倦提携后学,尽享桃李芬芳。即便是在担任同济大学校长期间,李国豪仍悉心指导、培养了大批博士研究生。3年,李国豪被评为首批“上海市教育功臣”。
保护传承
故居全面提升改造擦亮历史文化名片
在修缮一新的李国豪故居旁,李国豪院士事迹陈列室的建设工作也在加紧推进中,工作人员正在对每个展室的布展情况进行一一检查。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走进李国豪院士事迹陈列室,展室内部依照时间脉络依次展出其生平事迹、荣誉表彰、重要人生节点以及重大活动等,前来参观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他的一生。据了解,该陈列室将于7月1日前完成布展工作对外开放。
为了让展陈内容更加全面,对外呈现更加丰满的李国豪院士形象,梅江区委、区政府多次率队奔赴上海、广州等地,聘请专业团队开展相关史料整理收集及纪录片拍摄工作,深入采访李国豪弟子、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国际桥协主席葛耀君以及现任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主任教授孙利民等人,挖掘了大量关于李国豪院士的生平事迹。
“为了绘制出清晰、丰满的李国豪院士形象,我们详细查阅了当年的历史档案,拍摄采访李国豪院士的家属和学生等人,从亲历者、参与者身上去深入了解李国豪院士背后的故事,形成李国豪院士纪录片的创作文本。”梅州市拓源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天爱表示。
此次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将展现李国豪院士在海外留学、桥梁建设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历史事实,全方位地展示一代桥梁大师李国豪的生平事迹。
陈列室开始建设至今,李勇争每天都要到现场瞧瞧进度。对展馆的落成,他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以后大家都能来这里纪念我的伯父,他一生为国为家,不谋个人利益,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李勇争说。
一直以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梅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名人故居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坚持立足人文资源禀赋,挖掘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发挥名人故居效应,传播名人思想与文化艺术成就,讲好名人故事。
对李国豪院士故居的修缮提升,是梅江区推动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工作的又一个具体实践。近年来,梅江区投入万元资金对李国豪院士故居进行修缮改造,进而带动实施一批名人故居保护开发利用项目,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
李国豪故居连片打造提升也带动了月梅村莲塘片的人居环境提升,过去故居周边脏乱的泥地如今成了平整宽敞的休闲步道,池塘里也种上了美丽的荷花。
“听到政府要修缮李国豪院士的故居,把村里的环境搞得这么好,我们也必须出一份力。”村民李国超说,包括他在内的10多户村民无偿出让了自家土地,为建设展馆、配套公共厕所等提供空间。
梅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正全力以赴推进李国豪院士故居修缮改造工作,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保存建筑原貌,并对闲置场所进行整体规划,结合李国豪院士的生平事迹,按照“学生时代”“校长院士”“学术成就”“家乡贡献”等重要阶段布局纪念区、展示区,致力于把故居打造成为展示李国豪院士学术成就、弘扬院士“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
■声音
“李国豪崇尚真知、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道,诲人不倦、立校为公的崇高品德,为同济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
“国豪老校长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同济的发展提出‘两个转变’的战略,奠定了同济大学不断发展的良好基础。”
——同济大学原党委书记周家伦
“在同济大学百年发展史上,李国豪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最为长远而深刻,堪称‘同济之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裴钢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他崇尚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科学的态度。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他的理论从不满足于推导和计算,总是力求以模型试验或现场测试来检验修改和证实理论的正确性,以刻苦坚毅的精神解决了结构理论中的许多难题。凡是做过他助手的人都深深地为他尊重事实、一丝不苟的态度所感动。他在科研选题上一贯倡导‘必须具有工程背景,必须解决实际问题’。他常说,我们的研究主体是工程,左右臂是数学和力学,坚持主张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相结合。
他喜欢研究老难题和别人尚未涉足过的新问题,他的思维方法富于开创性。他常常能从纷繁迷离、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敏锐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抓住重点,以独创的、新颖的、简练的手法解决问题。他的成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因而在国际、国内赢得了威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
注:内容来自李国豪院士事迹陈列室展示资料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