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30名建卡贫困人口摘掉贫困帽子数读
9月8日上午,重庆脱贫攻坚系列主题第五场发布会在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当天,秀山县对外发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会上获悉,截至9月5日,秀山县户名建卡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均已达到脱贫标准。
秀山位于武陵山区中心腹地,属于武陵山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年11月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8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这样的“成绩单”背后,是怎样的努力?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秀山坚持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由四组数据可概括秀山产业扶贫工作中的亮点。
数据1:利益联结两个%
农业产业利益联结%的贫困村、%的贫困户,有效保障贫困群众分享产业红利。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秀山推动支柱产业全面覆盖,立足盛产优质粮油、茶叶、油茶、土鸡和中药材等产业基础,着力培育和提升特色扶贫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全县“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实现贫困家庭户均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
在产业规模上,秀山累计建成特色种植业基地96万亩,其中中药材38万亩、茶叶14万亩、油茶23万亩、柑橘21万亩,茶叶、油茶基地面积均居全市第一,年出栏畜禽达1万头(只)以上。
如何将用产业为贫困群众增收?推动强化利益联结,采取“入股+分红+务工”“保底+分红”等多种方式,强化专业合作社与贫困对象之间的利益联结,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以银花、茶叶为例,今年预计银花产值6.2亿元,带动1.7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元以上;茶叶产值13亿元,带动1.97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元以上。
数据2:80%贫困户搭“电商车”
农村电商产业链覆盖%的贫困村、80%的贫困户,有效促进“沉睡资源”变“脱贫财富”。
秀山通过补齐农村电商人才短板,破解“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不断把农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网货。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秀山建立电商产业扶贫基地余个、认证特色农产品基地个、签订订单农业8.8万亩,投产自热火锅、红薯粉、豆腐乳、红糖饮品等电商产品加工线44条。
据统计,近6年秀山通过农村电商卖出44.6亿元的农特产品,让80%的贫困户直接成为了电商产品“供应商”,还带动余名建卡贫困群众创业就业。
数据3:44个贫困区县近0款产品
为解决有东西可卖,秀山从在抓供给能力上,认定消费扶贫供货商个、产品个,依托中医药、食品加工企业,延长扶贫产业链条,培育各类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家,开发农特产品余款。
同时,在市内外建成扶贫产品销售专柜个,投用武陵山消费扶贫交易中心,实现市内外44个贫困区县近0款扶贫农特产品入驻展销。
在消费方式拓展上,以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推销、帮扶单位帮助营销、社会力量带动购销等为牵引,“渝货进山东”展示展销、电商直播带货等活动为带动,有效拓展线上线下多种消费扶贫方式,提高贫困群众销售收入。
数据4:2.8万贫困人员吃上“旅游饭”
旅游产业扶贫带动2.8万余名贫困群众增收,有效推动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
在景区开发方面,依托川河盖、洪安等拳头景区重点开发,采取搬迁、经营、就业等方式,引导带动贫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
以贫困村楠木村为例,依托川河盖大景区开发,实现就近就业余人,村民年人均收入从年的不足元,提高到年的8余元。
同时,秀山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贫基地个、乡村旅游接待户家,梅江镇民族村等15个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贫困群众通过就近务工、土地入股、租金收入、自主经营等方式增收。
此外,积极举办龙凤花海、金山银山等旅游节会活动,大力发展非遗主题游、乡村体验游以及生态康养产品,培育秀山竹编、钟灵毛尖、秀山土鸡等旅游商品品牌50余个,丰富特色旅游扶贫业态。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郭发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