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后与部队失散落难山村被2农

北京有那些中医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659338.html

俗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人生在世,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遭遇急难之事、身处于绝境之时,友人或路人在危难之时显身手,使己绝处逢生,此恩莫大善焉!在此,笔者介绍一位战争年代落难,得到二位农民帮助脱离危险,后来即使成为高级干部,依然念念不忘寻找恩人的故事。他便是曾经担任过副国级领导干部李井泉的。

李井泉,上世纪初出生在江西临川唱凯沧下村,祖父是一位乡村知识分子,土改时李家被定为中农,在他14岁那年以优异成绩考取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从此接触先进的思想,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并入了团。南昌八一起义部队南征路过临川,年仅18岁的青年团员毅然投笔从戎,加入革命队伍。

投身革命洪流之中的李清泉,跟随着起义部队南征北战,踏上了漫漫红军长征路,逐步成长为我军的一名高级指挥员,在红军时期历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政委办公室秘书长、师政委。抗战时任八路军副旅长、政委,骑兵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建国后担任省委第一书记,西南局第一书记等要职。

李井泉从参加南昌起义部队时分配在师政治部任宣传员开始,到建国时二十多年戎马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是起义后在广东梅州大埔、丰顺一带开展游击战时,因与部队失散,躲进了深山老林,幸亏遇到当地两位名叫赖永坪和黄书声的农民相救,后来担任高级干部的他,时时刻刻没有忘记两人的恩情,多次寻找两位救命恩人。

李井泉与救命恩人及其后代合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多方努力寻找,最后李井泉终于找到了这两位朴实的农民,在见面的过程中,李井泉紧紧地握住这两双粗糙的手,问他们有什么要求时,他们只提一条,和李书记同桌子吃一顿饭,并留下一张合影留念。他们的思绪不约而同地回到了那艰辛的岁月——

李井泉参加南昌起义这支号称“铁军”部队,是战斗力最强的队伍,组织安排大多是艰巨的战斗任务,刚刚加入队伍的他不仅要学习做宣传工作,还要接受新兵训练。在铁军严密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培育下,李井泉一步步成长起来。当时,部队顶着骄阳似火的炎炎热日翻山越岭紧急行军,几个月后,经历赣南、闽西转战,进入广东省大埔三河坝。

三河坝是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汇合处,毗邻闽西赣南,笔枝尾山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有“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按照起义军总指挥部指令,九军教导团和二十五师共余人扼守三河坝,牵制敌人,为主力军进攻潮汕创造有利条件。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师领导派出李井泉等宣传队员到各地发动群众,筹集后勤补给,宣传我军宗旨,他精神抖擞深入基层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上级的表扬。

随后,敌人三个师的兵力向三河坝发动进攻,起义军在三河对岸的东文部、笔枝尾山、龙虎坑、下村一带布防,面对敌军的猛攻,坚守阵地,顽强抵抗,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敌人强行渡河的企图,打沉许多载运敌人的船只,杀伤大量敌人,俘虏几百名敌人,缴枪数百支,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第二天,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又卷土重来,集中炮火猛烈攻击掩护敌兵过河,同时,另一股敌人从汀江上游渡河,占领东文部,也进到笔枝尾山山脚,导致起义军腹背受敌。我军顽强作战,在子弹、手榴弹打完之后,仍与敌人肉搏,战士们吃不上饭,只有摘野果充饥。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二十五师参谋处长游步仁(黄埔第一期学员)、七十五团第三营营长蔡晴川(黄埔第三期学员)和众多起义军战士壮烈牺牲。

令人痛心的是,驻守潮汕起义军主力也受到重挫,由于通讯不畅,二十五师不知道这情况,依然与十倍于我的敌人作战,陷入重围,最后损失巨大,上级为保存革命力量下令“次第掩护,逐步撤退”,凌晨李井泉随起义军撤离三河坝向湖寮、百侯进发。此时山地一片漆黑,大雾弥漫,突然遭到敌人的伏击,队伍被切成几段冲散,李井泉和两位战友逃与部队失去联系。为避开敌人追捕,三人只得夜行日宿,到达平原镇逆流村深山石头塘的庵庙。

李井泉儿子在父辈走过的山路上寻找

那时,由于敌人四处搜捕外地人,李井泉成为追捕的对象,慢慢地他认识当地村民赖永坪,他把李井泉带到附近的竹林石洞隐蔽起来,洞口非常隐蔽。山洞很长,沿坡上去六七十米。洞内比较高,人可以直立行走。洞内很黑,要点火把。洞里有泉水,喝水不成问题。这个山洞除入口外,在半山腰还有一个出口,如果发现情况,人可以从半山腰的洞口逃走。他就住这个山洞里坚持革命斗争。他经常是白天藏在洞里,晚上出来活动。

李井泉儿子在父亲隐藏数月的山洞前

赖永坪白天给他送饭,晚上一同动员农民弟兄参加农会和自卫队,他在阴暗潮湿的石洞藏身数个月,然而,住山洞安全,但因山洞太阴暗潮湿,他得了毒疮。当地人就用一些当地祛湿解毒的中草药给他熬汤药,但是没有效果。后来听人介绍找到一个偏方,也是一种草药,叫鱼藤,把根榨出汁,加上白醋,抹在毒疮上,效果很好,第二天就结痂了。赖家人还多次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李井泉脱险。

李井泉与恩人及家人合影

由于他在赖永坪家的暴露,李井泉只好转移到大埔光德黄书声家里躲藏,为了掩人耳目,黄书声称李井泉为“老表”,当地人以为表兄弟的意思,而“老表”也是江西人之间的互称,很是恰当。黄书声还通过关系把这位表弟安排进陶瓷厂打工,李井泉有高中文化,写得一手好字,他在陶瓷厂以画碗作掩护,在当地开展革命工作。

李井泉子女在父亲战斗过的地方

李井泉在这一带隐藏时与当地组织一起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直到年4月底,东江特委派李井泉送信到江西寻乌红四军前委,他才沿着丰顺八乡山、五华、兴宁离开梅州,一路步行至寻乌马蹄岗,被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看中,留在身边任秘书,同年从团员转为党员,从此开启了革命新征程。

李井泉在梅州苏区开展革命工作近三年时间里,与人民生死与共的经历,让彼此铭记一生。建国后,成为高级干部的李井泉日理万机,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在这里的艰苦斗争岁月,尤其是念念不忘的是赖永坪、黄书声及其家人,四次委托广东省委原书记、丰顺籍老干部李坚真帮他寻找两位农民及其他的家人,未果。

后来,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找到了这两位救命恩人,还特意把黄书声、赖永坪的家人请到从化做客,待为上宾。在与他们同桌吃饭的时候,李井泉饱含深情地说:“今天晚上是元宵节,我特意让宾馆做了汤圆,是甜的,不是你们家那种咸的。我在大埔光德时,赶上过节,你们黄家到高陂赶集,都要带条鱼,回来做清蒸鱼。今天晚上我请你们吃汤圆和鱼,就是为了回忆我在光德、铁坑和你们相处的日子,也是庆祝我们再次相聚,庆祝元宵节。”并合影留念。

即使李井泉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时候,他依然委托儿子要去看望自己的恩人,往后要作为亲戚走动,告诉后代,如果没有他们两家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他早就被国民党抓去杀害了。他对子女们说,做人一定不能忘恩,革命能取得胜利,全靠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你们永远要记住这个道理,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李井泉儿子在三河坝父亲塑像前

李井泉的子女谨记前辈深沉的嘱托,到父亲战斗的地方,还联系上帮助过他的后代,做一些力所能及帮助他们的事情。李井泉把恩人作为亲戚的事迹,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1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