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江古韵丨李象元家族公孙三翰院,叔侄
十多年前我在网站上班的时候,整理客家诗文,读到《山居新成》“白云生处是吾家,蔬有葱葵蔓有瓜。冬至糯收多酿酒,春分雨润早尝茶……”,感觉诗意芳华、清新脱俗,了解到诗的作者就是嘉应州(今梅江区)人,清康熙进士、翰林李象元,是一位杰出的客家先贤;后来探访老梅城名人名居,了解旧时梅州的老城区面积不大,不足1平方公里中,居民不多,而以各姓氏为单位的宗祠却达上百所,有“一城九李十三钟之说”,其中一城九李正有这位象元公。他是清代嘉应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他的儿子、孙子、侄子皆是翰林。李象元家族:“公孙三翰院,叔侄四翰林”,闻名遐迩、声名远播。
荣耀家族:客家人的“文曲星”
查证李象元(-),字伯猷,老梅城北门凤尾阁(今梅江区金山)人。家素业儒,少年勤奋攻读,学有所成。清康熙三十年()辛未科进士,授翰林院检讨。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翻开历史,李象元是客家地区为数不多令人景仰的人物,他被客家人视为当之无愧的“文曲星”,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幼时家贫,无力购买各种书籍,“每闻人有异书”,必前往借抄,苦读强记,终于学有所成。传说他十七岁时,和他的母亲在去梅城书坑路上在路边的凉亭休息,当时母子又累又饿,就在凉亭睡着了,这时突然山上下来一猛虎,欲食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土地伯公出现了,他拦住猛虎后说:“此人乃天上文曲星下凡,万万不能食之!”猛虎无奈离去。康熙二十六年(),李象元参加乡试,房考官为新会尹贾河间,对他的考卷“深加叹赏”,“诧为奇文”,加以推荐,中式乡试第二名。
令人佩服的是,李象元不单自己努力,也重视人才教育、爱惜贤能,在他言传身教下,他的家族出现科举极为罕见的“公孙三翰院”“叔侄四翰林”,成为文化之乡梅州亘古传颂的典范。查证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由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等。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李象元长子端,字山立,雍正元年()癸卯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江苏荆溪(今宜兴)县令;李端长子逢亨,字方厦,乾隆十六年()丁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
李象元侄李直,字敬夫。雍正五年()辛未科进士,授翰林院检讨。
李象元还有三个儿子、四个侄、四个孙均考取了举人,科甲可谓盛极一时。他的外孙叶承立在他“笃课”下,也考取了进士。乡里中人凡有登门问学业者,李象元均相待以礼,细心析疑解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回眸历史,时光荏苒,三百多年的历史转瞬过去,但他们留下的传奇故事和精神光华却照耀城市继续前行。李象元一个人出类拔萃不容易,连续三代翰林四海皆知、声名远播,正像后人描述李象元的其中一个儿媳陈氏(李端之妻)“翰林儿媳翰林女,翰林妻子翰林母”。她是翰林进士陈鄂荐的女儿,她的公公李象元是进士翰林,她的老公也是进士翰林,她的儿子李逢亨也是进士翰林,这是一个荣耀家族。
扶植后学:广集经典热心教育
老祖宗千百年传下来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是没有道理的,历代先贤紧紧抓住文化教育的命运之绳,自宋代以来,琅琅书声遍传于闾巷,教化流布于旷野。寻找李象元的传奇故事,目前可以到老城街凤尾阁、金山巷、城隍庙一带。资料显示李象元创办的私塾和书屋有御书楼、东园李氏私塾(练武楼、上学堂、下学堂)、学诗堂等。
“三世宫袍玉殿来,文章有价自为媒。赐书堂外行人过,异代犹夸翰苑才”。位于金山巷17号的御书楼是清康熙翰林李象元告老还乡后,为安享晚年和为子孙后代治学而建。目前我们可以在外大门碑记上看到记载着李象元命名为“御书楼”的原因:公元年,康熙御赐李象元其御书《王昌龄斋心诗》,李象元在楼建成后将《王昌龄斋心诗》悬挂于楼中,并以“御书楼”为宅名,当年楼内置放了御赐的松花绿石砚一方,故御书楼的堂号叫“赐砚堂”。御书楼为三堂一横屋结构,上堂和横屋为两层楼,占地面积约平方米。
据说,李象元回到老家安享晚年本是情理之中,可宝刀未老的他却闲不下心来,御书楼建好后,乡里中人凡有登门问学业者,李象元均相待以礼,细心析疑解惑,扶植后学,乡邻亲友受他的私塾教育、陶冶成材者不乏其人。目前我们在御书楼还可以看到小院内的照壁和古井,据说当年李象元广集经典,藏书极富,手不释卷的他每天都要在阁楼里看书,晨夕恪瞻康熙御笔抄录的《王昌龄斋心诗》。
从仲元路新修的城隍庙大门进来,可以看到学诗堂。这座位于城隍庙23号的学诗堂占地多平方米,为二堂二横两层结构,是李象元创办的继上、下学堂后的又一李氏宗族私塾教学场地。查看城隍庙街《学诗堂》修缮记事序言中记载道:“翰林李象元在京都故宫南书房供职十多年,为官清廉,一生爱好博览群书;尤对诗词歌赋有独特爱好。辞官归乡里后,全心尽力培养子侄宗亲潜心攻读诗书,创建宗族私塾兴教办学,取名为“学诗堂”。
据梅县志载,清初,程乡县令曹廷懿及李象元、陈鹗荐(皆为康熙年间翰林学士)等人热心教育,增设书院、州学、社学和义学等教育场所,文风愈炽。查看梅州市李象元长子李端(清雍正元年进士)、李象元亲外孙叶承立(清乾隆十年进士)及其他不胜枚举的秀才、举人、进士和步入仕途的文人雅士都在学诗堂启蒙开学业。有些其他姓氏的学子,因家境贫困无法续读,李象元得知后不但免其学粮,还送其学粮,学诗堂成了培养人才之圣地。
徜徉这一社区,文脉厚重,前有母亲河梅江临江挺立,后有金山顶背靠,不远的地方是梅州文脉学宫,宗祠、老街、学堂遍地林立,古韵浓郁,历史上的客家人视求知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因而形成了“宁愿挑担、卖柴、做苦力,也要供子弟读书”的耕读传家优良传统。
开创文运:学行“为粤东最”
寿世文章皆老到,古人心地必光明。写作此文,我是历时好长一段时间,因为查证史料、步芳寻踪,且行且思,我多次来到老梅城凤尾阁一带,试图透过这些带着斑驳沧桑记忆的土墙灰砖,寻找先贤精神遗韵风骨和高扬的人格魅力。随着不断地了解,一种心中油然而生的情感在慢慢沉淀,我们知道,这是对客家先祖的崇敬,对根源的追溯和缅怀、景仰。
先贤李象元的故事很多,包括他刻苦用功、慧眼录取赵国麟、点拨家庭教师蓝钦奎、平息民间械斗等,无不体现他勇于开拓、主持公义、爱国怀乡、关心后进的客家精神。李象元晚年在任山东典试副主考后以病乞归,在家中兴办私塾治学讲学,他为慕名前来求学的李氏及邻近子弟传道授业解惑。后进问业,他均细心析疑解惑,给他们上课从不收取分文,今日道来,仍然难能可贵。
李象元平日布衣蔬食,生活俭朴,常教育子孙为政必须清廉,勿受非分之财,而对于贫苦者常予周济,并且热心公益事业。他以丰富的学识,人格的魅力,广泛的影响,为家乡人民做了许多实事和好事,先后倡修饶公桥和状元桥,并亲自为状元桥作《重建状元桥题名簿序》。他到老年也没有停止过阅读,对礼乐源流、古今声韵、考据、天文等造诣很深,尤其对宋、明程朱理学有精湛独到的研究,著有《赐砚堂集》传世。
李象元于乾隆十一年()病逝,享年85岁。时人给予李象元高度评价,清《光绪嘉应州志》称其为“郡邑化之,文风日起”,而当时粤东地区士林更认为李象元开创了粤东文运,县人韩慕庐称其学行“为粤东最”。据说李象元的后裔七八百人,现分散居住在祖国大陆各地、台湾和香港地区,泰国、缅甸、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悠悠岁月,道不尽千年文脉源远流长,我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梅州的清代科举八股取士梅州功名最高者传胪进士李仲昭,与宋湘、黄遵宪并称清代“梅县三大诗人”诗文俊彦李黼平,盘龙桥李屋文武两解元的翰林院编修李载熙,还有本文的“公孙三翰院,叔侄四翰林”李象元,他们都姓李。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也是梅州地区人口数量较多的姓氏之一。“龙门世德,柱史家声”是李氏堂联,分别赞颂东汉名士李膺,和周朝柱下史(宰相)老子(又名李耳,字聃)。在李珠后裔踏足梅州后的多年历史中,这个庞大的家族逐渐形成以“德”为魂的精神内涵,世代传承。
李氏崇尚传承祖德,以德命名,以德立身。这个“德”字中包含“国是家,民是本,诚立身,孝当先,俭养家”等丰富内容,它既是李姓族人的“魂”,也是客家文化乃至华夏文化的精髓。“客归故里尤为客,家居四海斯为家”,客家人带着发黄的谱牒作为纸上的家乡,用双腿丈量着更加遥远的故乡。他们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书写一代代传奇,光乾嘉时期,梅州地区在考取功名的士子如星汉灿烂,达到一个鼎盛时期,诸如四代五进士、公孙三进士、公孙三翰林、同科五进士等科举佳话俯拾皆是。
“梅花雪片共含春,素质清姿各自新”,借用先贤李象元的诗句,他的传奇人生以及他家族的荣光,正如片片梅花,清姿芬芳,也正像梅花精神,是构成客家文化和梅州人文秀区内涵的一部分。客家人对故乡的感慨远不止于怀乡忆旧,更多的是牵动历史、文化、地缘的山川风物与民俗风情,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挖掘、整理和欣赏名人文化以及先贤芳流后世的传奇更显弥足珍贵。
来源:梅州日报
文/图:赖俊权
参考文献:梅县志、嘉应州志、李象元轶事轶诗
见习编辑:肖梦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