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左联文化志士拾遗梅益先生
韩江,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域范围涉及广东、福建、江西3省22市县。韩江上游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由北向南流经广东省的丰顺、潮安等县,至潮州市进入韩江三角洲河网区,分东、西、北溪流经澄海、汕头等市注入南海。近现代以来,韩江水运商贸发达,新思想和新事物自海外随之而来,从韩江走出了洪灵菲、戴平万、冯铿、柯柏年、梅益、陈波儿、杜国庠、许美勋、许涤新、唐瑜等一众“左联”文化志士。他们沿着韩江出发追寻真理,远赴革命前沿阵地,为民族和国家贡献青春和热血。
潮州八景之一的韩江。韩江古称恶溪、鳄溪,因鳄鱼出没而得名;又因潮州另名凤城而称凤水;后为纪念韩愈驱鳄又改称韩江。
在这批文化志士中,作为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奠基者、第一位把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给中国读者的译者,梅益先生在灿若星河的韩江红色英烈谱中依然煜煜生辉、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感念。
“左联”部分潮汕籍成员。
从韩江走向左联,成为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奠基者
梅益先生,原名陈少卿,按他的口述回忆:“我于年1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我家祖籍本在江西,父亲陈彦生早先是个农民,太平天国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从江西一路驾船经由韩江逃到潮州,就在当地定居下来。”
梅益上学晚,13岁才在城南小学毕业,同年考上了潮州省立四中、也就是金山中学。因为家里穷,学校开学已经半个多月了,他却因缴不起学费而未能入学。时任校长杜国庠非常同情梅益,遂破例不收学费让其入学。上学之后,梅益很用功,课外还读了不少书刊。后来,杜国庠校长因为参加地下革命工作被逼出走,这给梅益极大的刺激,使他产生了离开潮州的愿望。至高一下学期,梅益考进了由胡适和马君武先后当校长的中国公学。但是,由于交不起学费、又害了伤寒,梅益遂又回到了潮州,在城南小学任教。
杜国庠在写作。杜国庠,-年,广东澄海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执教于北京大学等校。参加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曾任左翼刊物《中国文化》主编。年被捕,年西安事变后出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
年夏天,梅益独自到北平,一面寻找革命组织,一面到北京图书馆自学英文。从年开始,他在北平的《晨报》、天津的《庸报》、上海的《申报》等副刊和一些刊物发表了一些散文和译作。
年初,梅益参加"左联",同年秋赴上海,在上海一所民立中学教书,可是很快因为他让班上的学生参加示威游行而被学校开除。其后,梅益和上海"左联"的负责人共同编印机关刊物《每周文学》。年,梅益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沦陷后,为突破日伪的新闻封锁,梅益和夏衍根据中共的决定,出版了四开日报《译报》。《译报》是完全刊登翻译消息、文章的报纸,南京大屠杀和八路军胜利的消息就是在当时上海这家唯一的中文报纸报道的。年,《译报》改名为《每日译报》后,梅益任总编辑。
从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至年12月8日日军侵占上海外国租界为止的一时期,上海租界被日军侵占的沦陷区所包围,史称“孤岛”时期。其间原在上海出版的许多报纸都因环境险恶而被迫搬迁、停刊,在这种险峻的形势下,中共决定利用外国报纸在租界的合法地位,创办一种纯翻译性的报纸,向人民群众继续宣传抗战。于是,年12月9日《译报》问世了。《译报》编排新颖,每日可卖出上万份。但由于《译报》的文章锋芒毕露,刊登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消息和报道,引起了租界当局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