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客家人的母亲河
一直以来
在梅州人的记忆中
梅江就日以继夜
默默流淌在客都大地上
陪伴着我们度过无数个日夜
清晨
太阳初生
我们在波光粼粼的梅江河畔
散步或晨练
刚买完菜回来的阿婆
打着太极的阿公
在三言两语的问候中
“嘿,食早里麽?”
开启了美好的一天
黄昏
晚霞映红了天空
梅江在这时也被染上了嫣红的霞光
仿佛一条金龙
奔向远方
夜晚
城市霓虹闪烁
人们紧绷的神经在夜幕中得到释放
街道旁的小摊
饭桌上的杯盏
梅江静静地听着这热闹声
以流水声作为回响
漫步河岸栈道
在这悠悠的梅江边
不禁令人遐想
这河水源于何处?
梅江发源于紫金县与陆河交界的乌突山七星岽,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是广东省第二大河韩江的主要支流,旧时曾名恶溪、鳄溪、梅溪。
蔡蒙吉有《梅江泛晚》绝句二首:“罢读出江岸,江波滚滚来。呼舟闲打桨,载月二更回。”“何处吹横笛,萧萧荻苇丛。徐看钓艇出,蓑笠一渔翁。”
为何称之为恶溪
原因有三
一是瘴雾毒恶。
相传唐宋年间,这里的土著人丁稀薄,客家人虽陆续迁徙而来,但还未繁衍兴盛,河流两岸空气潮湿,林木繁茂,荆刺丛生,毒虫恶虺极多,湿润的水气和花草树叶的霉气及毒虫喷出的毒气混合成为瘴雾。韩愈《泷吏诗》:“恶溪瘴毒聚。”杨万里《入程乡县界》:“长乐昏岚着地凝,程乡毒雾喷人腥。吾诗不是南征集,只合标题作瘴经。”(按:杨万里,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杨任广东提点刑狱时曾经梅州到潮州,此诗即为其时所作。)
二是滩石险恶。
据《州志》记载,除中游比较平缓外,上游有“小密、大密、剪刀铰三滩”;下游有“菜子、八字陂、桑州、西阳、晒禾、铜盘、乌流、蓬辣”八滩。皆石激波生,水势迅急。其中最险的为蓬辣滩。怪石错立,洪波激荡,行者怵目惊心。传说宋杨宗保部将韩京帅师平侬智高时由此经过,载甲战船误触礁石,甲尽沉。京怒,以鞭击礁,言欲炸毁。次日,甲尽浮水面,阳光照耀,斑斓夺目。故蓬辣滩又名“晒甲滩”。
三是鳄鱼狞恶。
《太平寰宇记》说恶水鳄鱼遇江水泛涨之时随水至州前为害人畜。《舆地纪胜》说鳄溪以鳄鱼而得名。《梅州古迹》说恶溪古有鳄鱼为害,昌黎文公以文逐之,自是率丑类而走。今在潮州城外北堤中段有一个古渡头,叫鳄渡。堤上建有祭鳄亭,整座亭用花岗岩石建造,亭内设祭鳄台,题书“鳄渡秋风”、“祭鳄台”匾额。其中一联曰:“佛骨谪来岭海回而增重;鳄鱼徙去江河自此澄清”。另一柱联为:“溪石何尝恶;江山喜姓韩”。亭中有一条栩栩如生的石鳄鱼,脊背上坚载大石碑,正面刻韩愈《祭鳄鱼文》全文,背面刻(鳄渡亭碑记)。历史上唐代韩愈祭鳄之后,一段时间内未见鳄鱼出现。但在宋真宗成平年间陈尧佐被贬做潮州通判时,恶溪又出现鳄鱼,在丰顺县留隍,有一个十岁孩童被鳄鱼用尾巴卷到溪中。陈尧佐闻知后即派百名勇士前往捕杀,在渔夫指点下,勇士们用马尾棕打绳织捕,把鳄鱼捕捉上来。陈尧佐叫人把鳄鱼抬到街市中,自己写了一篇《戮鳄鱼文》,宣布了恶鳄的罪状后,把鳄鱼当众杀死。现梅江流经丙村郑均之间有“鳄骨潭”,相传即为陈尧佐戮鳄鱼弃其骨之处。后人为了纪念陈尧佐,设“三王公庙”祭祀,称其为护灵王公。
----摘自《百度百科》
如今
“恶溪”已经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拥有秀美之韵的梅江
河流
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
始终守望着城市的成长
承载城市的繁荣生息
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
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在梅江河的守望中
摆脱了钢筋水泥的单调
呈现出了斑斓地域色彩
潺潺的梅江之水
也是生命之水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END编者:朱湘晴
梅江区作家协会会员
梅县区作家协会会员
畲江之声小编
图片
来自于网络
湘晴支持湘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