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的南方县城,满地都是黄金
再过一个月,
广东这个极为低调的县城里。
大街小巷将铺满密密麻麻的「黄金」。
这些大大小小金灿灿的陈皮阵,
是这个县城对于生活最深沉的敬意。
广东新会,年历史。
隶属江门,亦是广东著名的侨乡。
在这里,陈皮是每家每户的生活底色。
等这个县城的陈皮晒到恰到好处的时候,
没有一个广东阿姨能够抵挡得住它的诱惑。
就如同当年我们小时候,
没有人能够拒绝放学后的一袋九制陈皮。
这边的姑娘长大出嫁时,
二三十年的新会老陈皮,也是没人能拒绝的一份殷实嫁礼。
毕竟,作为广东三宝。
陈皮的威水史是载入史册的。
陈皮入药,陈皮膳食,以及陈皮酒……
一两陈皮一两金。
陈皮,记载着的,是漫长岁月沉淀下的古老智慧。
01
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不到第一片叶子落下来。
距离冬至采摘大红柑还有好几个月,新会人已经开始筹划了。
新会城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制陈皮。
只是,做陈皮的茶枝柑,要和专门种植的农户早早预订。
一户家庭通常一订就是一两百千克,
预订好了后开始等待天气日益变凉。
直到秋风扫黄叶的时候。
以茶坑村为首,陈皮就铺满了广场和村落。
连居民楼的阳台和天台,也满满当当。
成千上万的柑皮与饱满的果肉分离,
一只挤一只密密麻麻地躺着「晒太阳」。
里头甜滋滋的水分在空气中缓慢蒸发,
新会茶枝柑独有的醉人清香,便从四面八方窜进人们的鼻子里。
「百年陈皮胜黄金」,这话绝对不是虚名。
三年陈皮有一种花香味,五年陈皮有一种陈香味,十年以上陈皮有一种药香味,至于十五年以上的,已是名贵的中药材。
有刚到江门的小伙伴被不同价格的陈皮震惊——
「几十年的老陈皮非常贵,有钱都买不到。」
作为一座古城,新会种柑取皮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年前。
新会陈皮,并不是普通的橘皮晒干而已,
民间世代传承数百年的,传统药材炮制技艺,将当地特产新会柑经开皮、晒制、陈化等程序,精心制成。
因为柑橘特别容易长虫和发霉,存放时需要特别特别小心,
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一切成云烟」。
所以,每一片上好的广东陈皮背后,
都要经历数次失败的教训,
和漫长的岁月考验。
它是新会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沉淀,
以及对生活不期而遇的释怀,和人生的憧憬。
02
每个广东人的成长
都离不开陈皮
在新会,有种说法是——
看得见熊子塔的地方,就能出高品质的陈皮。
熊子塔位于茶坑村旁的凤山上,凤山的名字也与陈皮有关。
传说,两千多年前,一对凤凰准备将两颗珍贵的茶枝柑种子带回天庭种植。
在途径新会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沉醉在湖光山色中,把珍贵的茶枝柑种子落在了山边。
两颗珍贵的茶枝柑,孕育了如今整个新会的陈皮产业。
凤山下的茶坑村是陈皮主要产区之一,
由于附近山中有一个长满野茶的坑,村庄遂被命名为「茶坑村」。
七百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种植新会柑。
茶坑村,面向南海,背靠凤山,
西江、潭江和崖门水道三条水系绕着村庄,田野、鱼塘环绕四周。
日转星移,潮起潮落,江河两岸逐渐形成了冲积平原,
沉积有机质和海水盐类,土壤营养充足。
这类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为柑橘类作物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条件。
这里出产的新会陈皮芳香馥郁,尤其能出产上好的大红柑。
柑果柑香突出,柑油含量高,营养价值高。
此外,天马、梅江、东甲、西甲,也都是生态极好的陈皮产区。
其中天马村,被评为广东省最美的生态乡村。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原型就在这里,
柑园就在小鸟天堂旁边。
这里的柑子酸甜适度,柑韵悠长、口感顺滑,柑皮香浓,沁人心脾。
更不用提东甲村,是新会大红柑的著名传统产区,
素有「东甲陈皮誉新会,百年陈皮胜黄金」之称。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记载: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
「今天下以广中(即新会)来者为胜」,说的正是新会。
由此可见,自古时起,新会陈皮的声誉就已不一般。
03
陈皮入馔珍馐味
作为中国特有的食材,
以天为食的新会人,更懂陈皮入馔的奥妙。
元朝时期,膳食太医忽思慧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食疗专著《饮膳正要》,
其中就详细记载了28种用陈皮入菜的方法。
在新会,陈皮美食更是丰富多彩。
譬如,陈皮炖水鸭汤。
陈皮减少了水鸭熬制过程中的油腻,又留下了水鸭的滋补,口感清甜,绵延不绝。
新会陈皮骨,广东孩子心头的白月光。
基本桌上只要有了陈皮排骨,不怕孩子干不完两碗米饭。
更不用提陈皮宴上的——
陈皮鸳鸯桂花鱼、陈皮妙龄鸽、豆豉陈皮煲仔焖鱼、陈皮禄鹅……
在整个岭南人眼中,陈皮宴就是“家中宴”。
新会特有的陈皮酒,更不容错过。
陈皮入酒,口感新奇,层次丰富,还有消滞和养颜的功效。
在口感味道上,新会人乃至广东人不仅“会吃陈皮”,也很会“吃青梅”,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梅者媒也,媒合众味。
青梅也与陈皮一同入菜,比如陈皮青梅饮,青梅陈皮煲汤、煲粥。
陈皮与青梅都是不可多得的药食同源、食养具佳的美物,
经过新会人的演绎,陈皮、青梅“入方能和百药、入膳能调百味”。
二者入馔,虽不是主角,却往往画龙点睛,粤式菜系深得奇妙,
口齿留香的,都是岁月的余味袅袅。
这也吻合了新会人的性格特征,低调不张扬,却讲究实效。
04
陈皮入梅酒
自在东方韵
陈皮与青梅,皆是东方原生风土的代表和文化符号。
对食物的传承,又恰恰在平凡的生活里。
古有陈皮入酒、青梅佐酒,
今人又将陈皮、青梅、酒融为一体,酿成经典的东方味——
梅见陈皮梅酒。
风土孕育风味,要撑起陈皮梅酒的风味主旋律,主角之一的陈皮必得来自新会。
陈皮梅酒的陈皮,来自具有年历史的国有中药企业陈李济。
同治年间,陈李济百年陈皮就被钦点为广东贡品调京御用,从此誉满天下。
四百余年来,每逢新会茶枝柑成熟之际,“陈李济”便会在此定点采摘,并注明年号。
而后通过陈化处理,制成品质上乘的陈皮。
在“陈李济”特定的炮制工艺、环境中,柑皮颜色逐渐变深,成份逐渐陈化,愈陈愈香,愈陈愈珍。
陈皮梅酒正是甄选了10年和15年陈皮。
10年陈皮在放置的过程中,芳香燥烈的成分散失,香味更醇和温润,回味悠长。
15年陈皮,果香味已基本消去,开始散发出淡淡的药香味。
快时代里,用十余年时间晾晒的心意,显得愈加珍贵。
酿造陈皮梅酒的青梅则是来自四川大邑的高山大青梅。
大邑位于西岭雪山脚下,处于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拥有典型的立体气候和垂直地貌。
这种地形在全国都极为少见,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非常适合梅子生长。
生长在雪线附近的高山大青梅,有年种植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青梅品种之一。
相比广东、福建等地,四川大邑的高山青梅,受益于高海拔成熟较晚,六月底9成熟才开始采摘。
这也允许高山青梅拥有了更长的生长期,慢慢累积风味。
人工采摘后的青梅,被运往长江上游重庆江津的酒庄,
原果、黄冰糖、2年陈高粱酒,入坛浸泡天,溢出饱满酸甜的梅汁。
而后,新会陈皮进入酒液浸提,经过长时间冷储,
陈皮的馥郁香气融入青梅酒,梅酒的清爽与陈皮的回甘相得益彰,
两者相互碰撞,唤醒更多高级的东方复合风味。
新会、大邑、江津,千里江山风土,融于酒中滋味。
各地风土不同,各地所栽种的柑、青梅,以及用于酿造基酒的高粱品种都不同,
所产生的香气、甜度、风味也不尽相同。
陈皮梅酒的回甘,
亦是中国人对甜、对生活的另一番理解。
微苦微涩后,回甘浮现。
味觉如此,生活亦如此。
这些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投影在一饮一食之中,
化作回甘悠久的陈皮风味梅酒,余味无穷。
前人把奇思妙想与对世界的感知,注入饮食风味,
我们从一餐一酒中,窥见过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