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为什么能被称为足球之乡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足战绩不佳,未能小组出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女足阵中有四名球员来自同一座城市——罗桂平、林宇萍、李晴潼、陈巧珠4朵玫瑰均属于梅州客家。
为女足国家队贡献四名球员,展现了梅州足球的出众实力,而近期中国足协发布的《年中国省市足球发展健康指数报告》显示,梅州在全国个城区人口规模万以下的城市中高居第一,再次印证了“足球之乡”美名。
那么,这座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地级市是如何与“球乡”结缘的?百余年的发展史上,这片中国足球的热土上发生过哪些扣人心弦的足球故事呢?
一、球乡与球王
在中国地理版图上,梅州像一个偏远的驿站,许多人来来去去,在这里相聚别离。作为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区,这里走出了多位名人巨擘:开国元帅叶剑英祖籍梅州,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泰国前总理他信和英拉的祖籍梅州,张国荣和罗大佑等明星的祖籍也是梅州。
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端也与这座“世界客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将现代足球带到了香港。年出版的《五华县志》中记载,年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长布镇元坑教会设立书院,是当地的第一所中学,当时两人在书院中的操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们踢足球。
现代足球因此作为体育项目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出现,元坑成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年,孙中山先生特派旅日同盟会员谢逸桥和温靖侯回到家乡梅县,创办了松口体育会和体育学堂。体育会以培养辛亥革命军事骨干为主,同时带动了足球运动的发展,后来组建了“工人足球队”,松口体育会也就成了梅县足球为人所知的起源。
而梅州“足球之乡”的美誉则来自于年,并经过官方认定——当年国家体委根据梅县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授予梅县“足球之乡”称号。
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为全国开展足球运动10个重点县之一,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设立16个足球重点地区,梅县地区榜上有名。年,梅州成为地级市之后,“足球之乡”指的就是梅州。
在梅州正式荣获“足球之乡”称号之前,这片土地上还涌现出了著名的球王——李惠堂。
年出生于香港的李惠堂,祖籍是梅州五华县的粤籍客家人。他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年被亚洲足协评为“亚洲球王”。
年8月13日,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李惠堂同来自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足以证明球王的风采和魅力。
二、一县四国脚
年10月28日,也许是很多中国球迷不远提及的日子。那一天,中国队在新加坡迎战卡塔尔,结果遭遇了著名的两个“黑色三分钟”中的第二个。
此役国足获胜即可进军意大利世界杯,并且直到比赛第85分钟仍然1-0领先。然而随后的3分钟内,卡塔尔人连进两球逆转取胜,国足就此与意大利之夏失之交臂。
香港富商霍英东在赛前已经为球队在当地最好的酒店摆好了庆功宴,一旦取胜晋级就将开怀畅饮,并且许诺每名国脚奖励1万美金(在当时,这可不是小数目)。
然而惨遭逆转的结果让球队氛围压抑至极,球员们只能自己在房间解闷。这其中就包括当时打满全场的谢育新,他把这场比赛视为自己永远的耻辱,“这种耻辱甚至超过了我们在奥运会上的三个鸭蛋”。
谢育新所说的“三个鸭蛋”,指的就是中国队在年汉城奥运会上一球未进(0-0战平突尼斯、0-2负于瑞典、0-3负于联邦德国)。但是,汉城奥运会预选赛却给谢育新和所有中国球迷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年,中国队在主场失利的情况下客场2-0力克日本顺利晋级,当时只有19岁的谢育新亲历了这一历史时刻。
在当时的队中,与谢育新一起出任主力的还有两个同乡,中卫郭亿军和左后卫张小文,他们三个加上没有出场的伍文兵,都是来自梅州的兴宁县。
一座县城同时拥有四位国脚,如果他们能同时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在国际足坛都是一段佳话吧。
在职业联赛兴起之前的专业体制年代,“足球之乡”美名的感召和“世界球王”李惠堂的引领,保证了梅州有一大批优秀的孩子愿意走上足球之路,并且得到大批具有专业队经历且具有强烈事业心的教练年复一年地精心雕琢。
这才有了曾雪麟、池明华、王惠良、蔡锦标等一大批名将的涌现,才有了一县四国脚的盛况,梅州足球的技战术打法也成为中国南派足球的代表之一,足坛流传着“北有大连、南有梅县”的说法。
中国足球名宿曾雪麟然而,梅州足球最辉煌的时刻也就定格在了那个年代。随着90年代初中国足球开始转向职业化道路,梅州足球逐渐由盛而衰。近年来,国足阵中的梅州球员少之又少,饶伟辉和刘彬彬算是仅有的亮点。
三、衰落后重生
年,退役后转型教练的谢育新回到梅州兴宁,创办了育新足球俱乐部,开设校园足球培训班。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喝宁江水长大的,现在是回报家乡的时候了”。
正是因为有着“足球之乡”的底蕴和诸多名宿的加持,梅州足球得以在沉寂多年后重振旗鼓,类似育新足球俱乐部这样的各类培训机构成为梅州重振足球之乡的重要平台。几年前,梅州推出了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并且构建了中国足协青训中心、省市县三级体校、职业俱乐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社会青训组织“五个层面”的青训体系。
球王故居里曾经练习射门的狗洞
自年到年十年间,梅州青训体系培养了名足球后备人才,向省级队伍输送69人,向国家级队伍输送21人,向职业足球俱乐部输送90人。
场地问题同样受到重视。梅州目前的足球场地总量已达块,平均每万人拥有场地数达1.85块,居全省首位。以球王名字命名的惠堂体育场可以容纳三万人,是按照国际标准打造的11人制球场,也是全国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县域运动场馆,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使之翼。
几天前(8月5日),梅州市体育局发布了首本《梅州足球行业研究报告》。
《产业报告》测算得出,年梅州市足球人口总量为万人,足球人口比例(即足球人口在14岁以上常住人口中占比)为28.3%,居全省21个地级市首位。要知道,在年广东省21座城市的人均GDP排名中,梅州垫底。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梅州市四大足球区域分别展现了各自优势。
作为球王故乡的五华县,逐渐形成了一条独有的足球发展道路,业余足球、足球场地的发展与职业足球落地紧密相关,围绕职业足球的配套体系逐渐完善,“体教结合”的培养机制初显成效;
梅江区位于梅州市中心,作为梅州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各类政治经济资源尤其集中,区内居民消费能力较强,利于开展各类经营性的足球活动,足球市场化程度较高;
梅县区数十年来孕育了大批优秀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区内的中甲赛场、富力足球学校等促使梅县区与职业足球保持较深维系;
兴宁市近年来在足球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成绩在于球场建设,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接近2.5块,是梅州人均足球场地数量最多的区县,此外还在足球器材生产方面有稳健发展。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国15个足球青训中心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足球特色小镇的梅州,还把“建设国家足球特区”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里。
足球对于梅州的意义,不仅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助推山区振兴、塑造城市品牌和提升城市影响力。
结语:将军山下书声琅琅,绿茵场上热火朝天。一百多年来,足球早已成为梅州这座城市的闪亮名片。百余年间,梅州有过球王闪耀足坛的荣耀,有过一县四国脚的鼎盛,也有过球星难觅的窘迫。
如今的梅州足球则在沉寂多年之后蓄势待发。如果说球王李惠堂代表着梅州辉煌的过去,四位出征奥运的女足姑娘代表着梅州的现在,那么以谢育新为代表的梅州足球人所悉心栽培的青训学员们,则预示着“足球之乡”的广阔未来。
本文转载至懂球-帝作者:张尧甫的足球评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