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廉节蔡蒙吉
蔡蒙吉,字梅庵,籍贯广东省梅州松源镇金星村,出生、居住地在梅州城“县治南八十步”,即现梅城西牛岗墟、曾井一带,那里南宋时期应该有官家私邸一类的蔡氏住宅。
于宋理宗宝佑四年(年)应童子科,考取进士,时年十二,官授从政郎、义兵总督等职。
蔡蒙吉在梅任职期间,曾创建松源堡义学,开创了梅州设义学之先河。梅州从此文教日兴,终成“文化之乡”。
蔡蒙吉出身于书香门第,祖若霖,父定夫,均为进士,加上他自己,真正“一门三进士”,无比勋贵。“蔡若霖(蒙吉祖父)嘉定四年辛未科进士,钦州推官。”“蔡定夫,若霖子,淳祐四年甲辰科进士,广州清海军节度判官。”
宋宝佑元年至景定年间(年-年),进士侯安国来梅州任梅州教授,隶籍于城东攀桂坊,以免除入学者徭役来鼓励梅人读书。清郝玉麟主修的《广东通志》人物列传载:“侯安国本闽之宁化人。宋时由乡贡进士,教授梅州。乐其风土,因家焉梅州僻处岭南,经学草昧。安国倡导之,文风日盛。”
蔡蒙吉博学强记,加上家学渊源,八九岁已能背诵五经,侯安国任梅州教授,在孔庙讲学,蔡蒙吉又入孔庙拜侯安国为师,更使蔡蒙吉学业精进,深研《春秋》,精通其义。
宋宝佑四年(年),十二岁的蔡蒙吉应试童子科,登丙辰科进士及第,被称为南宋“神童进士”,至十五岁,朝廷授职迪功郎,为此,当时梅州程乡县令(《嘉应州志》:绍兴十四年(年)又复置梅州,仍下辖程乡县,属广南东路。)贾全在其住宅门口立“童魁坊”以彰其绩。
蔡蒙吉二十五岁进京再试铨衡复中第一,朝命加三资,授从政郎、韶州司户兼司法。此时,梅州官府为表彰蔡氏功业,在蔡府门前又立一牌匾“德泽坊”。“德泽坊”与“童魁坊”应是两个坊表授于同一府第。
德佑元年(年),元兵南侵,长江上游告急,宋廷诏令天下兵马勤王。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文天祥奉诏书勤王抗元。这消息传出,在闽粤赣边之赣南、闽西、梅州三地,客家人各宗族亦发动组织义军,“八千弟子走勤王”,此前,蔡蒙吉受南宋朝庭加三资授从政郎韶州司户兼司法,蔡蒙吉未之任因战事起,梅州知州汤执中请他出任梅州签书事义兵统督,蔡蒙吉临危受命,捐出薪俸与家产充实军饷,并在松源老家捐出私人土地创办“义学”。
景炎元年(年),元将易正大率兵由浙江向福建进攻,一路势如破竹,福州、泉州一带南宋守军不敢抵抗、望风而降,一路推进,攻向梅州,州官怯战降敌,蔡蒙吉坚持抵抗,统率义军与之激战,守城半月,“州人士死者十盖八九,井邑皆空。”(黄遵宪《已亥杂诗》),终因援绝而兵败被俘,监禁于兴宁县。元将令其部属陈一元施尽酷刑迫其投降,蒙吉坚决拒绝并加痛斥:“吾只知尽忠报国,岂肯从人奴而苟生”,遂被杀害。临刑时,神态自若,从容就义,年仅32岁。
翌年三月,文天祥收复梅州,任命随从谢新为梅州令尉,为表彰蔡蒙吉之气节,以棺殓尸,迁葬于桃尧练坑村。后人为纪念这位抗元英雄,在梅城、松口先后建有七贤堂、七贤亭及蔡蒙吉纪念碑等。
蔡蒙吉以奋力抗元而就义,“童魁坊”、“德泽坊”不被保护,同时毁于战火。
作品选录
他是宋代梅州著名诗人,诗作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有《游阴那山诗》、《梅江晚泛诗》等传世,尤以《王寿山》七言绝句“王寿山头石径斜,不知何处有仙家,烟霞踏遍芒鞋破,一路春鸠啼落花”为历代所传诵。他重视兴学育才,捐地创办松源堡学堂。后蔡蒙吉举进士,授迪功郎。再试铨衡,复中第一,加三资授从政郎韶州司户兼司法。尚未到任,因元兵南下,战乱已起,梅州知州汤执中任命他为梅州佥书事义兵统督。为加强军备,他捐出薪俸与家产充实军饷,尽力为国保民。
有如下诗流传:
《游王寿山》
王寿山头石径斜,不知何处有仙家?
烟霞踏遍芒鞋破,一路春鸠啼落花。”
《游阴那山即景》
宫阙天悬绝胜奇,况临泉石画中窥。
五峰青翠冠攒玉,二水周回练拂漪。
鱼鸟若能明正定,猿猴一似发菩提。
沉沉钟鼓山间寂,客亦忘言自得之。”
《梅江晚泛》
(一)
罢读出江岸,江波滚滚来。呼舟闲打桨,载月二更回。
(二)
何处吹横笛,箫箫荻苇丛。徐看钓艇出,蓑笠一渔翁。
《游山探梅》
满径凉露滴涓涓,缕缕檀心欲吐难。
烟霞踏破芒鞋路,惟有鹧鸪啼落花。
蔡蒙吉故居
蔡蒙吉故居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蔡福粤由福建武平迁至梅州松源开基的祖屋,为粤东客家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古民居建筑,当地有“未有松源,先有蔡屋”的说法。
蔡蒙吉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金星村,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为二堂二横一围的传统客家围龙屋。其主体建筑为二进院落形式,布局简洁,仅设上下堂及左右各一间厢房,大门两侧对称设门房各一间,左右被横屋和后面的半月形围龙所包围,是粤东客家地区初期围龙屋的典型。
后人为纪念这位抗元英雄,在梅城、松口先后建有七贤堂、七贤亭及蔡蒙吉纪念碑等,以资纪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