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广东妇女儿童发展这五年丨妇女儿童共建
这五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作为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的职能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不断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落实,妇女儿童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新进展新成绩。省妇儿工委办、南粤女声、新快报联合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见证广东妇女儿童发展这五年”专栏,集中展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广东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成果,以及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妇女儿童工作者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
五年来,广东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新突破;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品质内涵,让文明雨露涵养社会文明,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东,让文明之花开遍南粤大地,让妇女儿童实实在在享受到环境发展的成果。
齐参与共建美丽宜居环境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沙脊河从村中穿过,民居沿河而建,院子连着河,一个个小院整洁美丽,各具特色,有的种满了菜,有的摆满了花,有的还在庭院中建起了小亭……位于珠海市金湾区沙脊村的普通农家小院,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点,迎来一批批前来参观学习和游玩的客人。这一切,得益于珠海市“创美庭院”巾帼行动项目的开展。该项目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和家庭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以女性的细腻和创新,为乡村振兴贡献“她”力量。在韶关仁化县董塘镇新龙村,每晚广场舞的音乐准时响起,村中妇女儿童在广场上集中,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娱乐时光。该村党委书记宁声珍介绍,新龙村下辖7个自然村,其中6个自然村都建有广场、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为村民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看着这一片山清水秀、欢乐祥和的景象,谁能想象过去的新龙村曾以“脏乱差”闻名。近年来,广东积极开展家风美、人品美、居室美、庭院美建设,把乡村“美丽庭院”示范户建设作为重点,发动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三八红旗手、广场舞爱好者、村中热心妇女参与到“美丽庭院”巾帼志愿者队伍中,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加大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全力打造乡村“美丽庭院”。仅韶关仁化县就建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等“四小园”多处。走进厚福社区的街巷,随处可见设计别出心裁的岭南风格建筑。居民刘姨介绍,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块杂草丛生,堆满垃圾的荒地,“过去,小朋友上学都绕路走,但现在变漂亮了,栽种的花花草草让这里显得生机勃勃,还加设了健身器材、文化科普长廊,孩子们都喜欢在这里玩。”厚福社区位于广州西关老城区,人口密集,设施老旧。街道发动居民认养绿地,因地制宜打造邻里花园、文化科普长廊等,以绣花功夫促成社区蝶变。如今的厚福社区在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的城市建设中不丢特色,不仅把居民的需求和提升改造设计进行了品质融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带动更多居民、儿童参与到了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中,使培育容貌品质社区深入民心。美丽庭院的创建、口袋公园的增建、社区的改造提升……是不断优化妇女儿童生活发展环境的缩影。广东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省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系统谋划、全面部署、强力推进,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新突破。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7%。年新增污水管网公里,高质量建成碧道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4.3%,PM2.5平均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稳居全国前列;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村面貌从干净整洁向生态美丽宜居迈进;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广东对优化人居环境的坚持,写满了无数人的奋斗与坚守。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妇女儿童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等优美生态环境有了更高要求。一幅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画卷正在南粤大地铺展开来。
树新风建设幸福安康家庭生活在阳西县程村镇的郑其恳,祖祖辈辈都以打鱼为生,他也不例外。然而,在孩子出生后,培养孩子成才成为他全部的梦想。为了孩子的成长,他效仿孟母三迁,放弃捕鱼,卖掉老屋,举家搬迁到镇上最好的小学附近。“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言传身教,才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郑其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但这需要父母的付出和努力。为此,从未系统接受艺术教育的他,坚持和子女一同学习,营造奋发求学、互教互学的家庭氛围,成就“文艺之家”的美名。年,郑其恳家庭获评广东省最美家庭。近年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开展评选表彰五好家庭、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全省各地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家庭典型,在温暖人心、诠释文明、传播正能量方面作出了积极实践,持续唱响爱党爱国爱家的时代主旋律。户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户家庭获评全省最美家庭。他们或热心公益、或爱岗敬业、或清正廉洁、或孝老爱亲……这些优秀家庭如一面面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旗帜”,在社会中激发出一股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带动全省广大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广东不断深化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常态长效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发挥妇女独特作用,带动家庭成员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等方面共担责任。不断完善个省级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建设,发挥15个省级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的作用,实施好“家越美粤幸福”项目,广泛开展主题宣传、亲子研学、绿色家庭创建、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传承良好家风,建设美好家庭。深化立德树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网上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等,把家教指导服务送到家长身边。广东持续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进村居、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岭南好家风温暖传递等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人们心田、充盈千家万户。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超过22万场次,受益超过万人次;建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近4万所。
兴文化以文铸魂以文化人“冼夫人是岭南的英雄人物,粤剧是岭南文化瑰宝。”年国庆期间,粤剧《谯国夫人》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精彩上演,市民陈女士专程带小孩看戏。该剧以崭新姿态把“巾帼英雄第一人”冼英的故事呈现在舞台之上,讲述了南北朝时期俚人少女冼英为维护国家统一、岭南百年安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自首演以来,屡获好评,让观众大呼“过足戏瘾”。广东聚焦新时代主题舞台繁荣艺术发展,项(次)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和国际性奖项,9件获评“五个一工程”奖。创作演出《彭湃之母》《木兰前传》《与妻书》等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精品,舞剧《沙湾往事》获文华大奖,儿童电影《点点星光》获金鸡奖。话剧《深海》等5部作品入选国家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红色、传统、女性等元素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活力,为妇女儿童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粮食,绽放出新时代岭南文艺光彩。“全女班”粤剧《红头巾》讲述上世纪30年代初三水地区姐妹结群下南洋谋生养家。为了生计,她们不得不从事最辛苦的工地劳作,戴起“红头巾”,默默承担命运的苦难与悲欢。“红头巾”这代表勤劳奉献、朴实善良、吃苦耐劳的称谓,成为了新加坡这个国家赋予她们的纯纯敬意。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取材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它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以“情”为主线,将极致视效与中式水墨诗韵巧妙结合。水墨画般的唯美画面、动听的粤剧音乐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多万条弹幕涌入哔哩哔哩视频页面,“没想到戏曲这么美”“宝藏影片不容错过”等好评众口相传,累计票房超万,掀起新国潮。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作为本片主演,她说,戏曲电影的商业化实属不易,希望更多年轻人走进影院、走进剧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58岁的芳姐是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常客,像往常一样,她打理好家中杂事以后,便来到文化中心和老友们一起唱歌。“以前只能在手机上用唱歌软件唱,现在这里有朋友,唱歌的设备也好,在这我真的完全没有烦恼了。”除了曲艺室,该中心还配备了烘焙厨房等功能室,为社区妇女儿童提供厨艺培训、心理咨询等课程。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客天下社区开设文化驿站,邀请优质机构和老师,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和课程,成为当地服务儿童和家庭的重要文化阵地。广东聚焦公共文化建设下足功夫,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全省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个、文化馆个、博物馆个、美术馆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国家重点美术馆数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历史性全覆盖。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文化场馆、休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各式各样的展览、隐藏在商场中等待人们探索的非遗文化摊位等,把“诗和远方”带到每一位居民身边,带给妇女儿童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建成“粤书吧”等新型阅读空间0多家,举办群众艺术花会、劳动者歌唱大赛、“粤读越精彩”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等一大批省级文化惠民品牌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妇女儿童的文化需要。最具代表性、深受群众热捧的“南国书香节”,多年来为岭南读者献上一场场阅读盛宴,云平台更让群众在云端同享阅读的便捷和快乐,南粤大地掀起读书热潮,为推广全民阅读接力跑好第一棒,也为广东省的公共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为了让孩子在课余能自由、安全游戏,全省建成儿童校外活动场所个,少年宫、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个。年1月,潮州市第三届校园大锣鼓比赛结果揭晓,潮州市高级中学学生锣鼓队演奏的曲目《启航》喜获特等奖。比赛中,学生们以优美的动作、精湛的技艺,展示了校园艺术教育新成果,展现了当代高中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近年来,潮州坚持文化育人,大力促进潮州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传统文化名家、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通过多种形式推动“非遗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广东通过“非遗课外时·进校园百校百场活动”“非遗少年说”首届广东非遗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等活动开展,让“非遗进校园”,让更多儿童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创出非遗保护传承的“广东经验”。市民林小姐说,登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906.html